• 非标电缆屡禁不止?HMJ9030电缆检测仪为电力安全保驾护航

    2025年1月,记者根据举报线索来到南宁科德国际五金市场,这里是华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五金机电市场之一。记者发现,部分商家以明显低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销售电线电缆,而这些低价产品大多是所谓的“非标”线——即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的电线电缆。 在市场中,销售“非标打折电线”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商家毫不避讳地宣传非标线的“优势”,声称仅凭肉眼难以辨别非标线与国标线的差异。无论是何种质量等级或价位的需求,商家都能“灵活”供应。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国内重大火灾案例中,因电缆问题引发的火灾占比超过50%,近十年累计烧…

  • 局部放电监测设备市场分析:智能电网下的百亿蓝海

    电力高压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监测技术在国外发展较早,特别是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应用和实践经验。 目前国内也已有多家研究机构和电力设备厂商开发出了局部放电在线检测设备,但大多是借鉴和模仿国外的产品,在产品实用性和测试结果判断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局部放电监测广泛用于电缆、变压器、GIS、开关柜等电气设备,目前国内主导产品仍是代理国外的产品。许多国内代理商,自上个世纪末期率先将状态监测类产品引入国内,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该类产品良好的市场信誉,积累起丰富的工程经验,但价格相…

  • 面对美国加征245%关税,中国电力设备加速自主创新 —— 局放在线监测的战略意义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等产品加征高达245%的关税。这一举措不仅再次升级中美贸易摩擦,更释放出一个信号:关键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外部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自主可控。而在电力系统这一国家基础设施的核心领域,和局放(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作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正在扮演愈发关键的角色。 一、从“卡脖子”危机看电力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过去几年,“卡脖子”一词频繁出现在国家重大技术讨论中。无论是芯片、高端装备,还是新能源设备,技术受制于人始终是发展的…

  • 工商业储能市场爆发在即:机遇、挑战与未来趋势全解析

    今年以来,随着储能系统成本的逐渐降低,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也越来越好。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6月,仅在项目备案方面,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总数就超过4200个,规模达6.2GW/14.7GWh,投资金额超240亿元,这表明工商业储能市场存量非常大,业内人士预计2024下半年或2025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将迎来数量级增长。 浙江、广东等地回本周期已降至3-4年 从分时电价来看,浙江、广东、江苏、重庆、海南、安徽、上海、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市可在理论上实现储…

  • 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推动“AI+电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微电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广泛涌现,电力系统正发生有电一百多年以来的重大技术变化。 国家电网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有关部署,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的能力建设和场景应用,促进电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推动形成能源电力新质生产力。 当好人工智能赋能能源电力行业破题者 当前,我们同时处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电力行…

  • 国家电网一季度电网投资创历史新高 特高压建设与设备更新改造加速推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截至3月底,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一季度历史新高,实现“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夯实基础。 3月23日,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系统带电调试正式启动,涉及试验项目759项。这是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

  • 中国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回顾(1980s至今)

    1. 起步阶段(1980s-1990s) 技术引入: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配电自动化技术(如SCADA系统),并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行试点应用。 初步应用:以故障检测和远程遥控操作为主,整体自动化水平较低,应用范围有限。 政策背景:原电力部制定“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规划,推动国内配网自动化试点建设。 2. 探索阶段(2000-2010年) 标准化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发布《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规范技术发展方向。 区域试点扩展:东部沿海城市(如深圳、杭州)建立区域性配电自动化系统,成功…

  • 中国配电自动化30年:智能电网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2025年,中国配电自动化技术迈入工程化实践的第30个年头。自1995年首个配电自动化试点项目落地以来,中国电网经历了从手工巡检到智能自愈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局部试点到全域覆盖的转变。这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不仅优化了供电可靠性,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阶段:从人工巡检到智能调度(1995-2015年) 1.1 1995年:数字化探索的萌芽 1990年代,中国配电网络仍处于“人工操作+电话调度”阶段,故障查找往往需要数小时。1995年,沈阳…

  • 南方电网:2024至2027年设备更新投资将达1953亿

    2025年,南方电网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发力设备更新和设施换新。 今年,南方电网在广州的首个城市电网多端柔性直流背靠背工程——220千伏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将于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应用的是南网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首次提出的嵌入式柔性直流实现超大城市供电片区多端柔性互联技术路线,预计将于2026年底建成投运。同时,南方电网投资约57亿元,全力打造的全国首个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也将于2025年建成投产。届时,海南最大输电能力将达到350万千瓦以上,助力海南全面深…

  • 今年,李强提到:新型储能、“沙戈荒”、海上风电、煤电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能源电力行业需要关注的要点如下: 2024年成绩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升级有新进展,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10.4%。创新…

  • 国网系统首次!特高压换流站通信电源满载试验圆满完成

    2月24日,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信息通信中心正式向国网信通公司提交±800千伏庆阳换流站通信电源满载测试可靠性验证资料,标志着国家电网系统内首次特高压换流站通信电源满载试验圆满完成,填补了特高压站点通信电源满载运行数据空白。 随着通信设备负载逐渐增多,对通信电源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为验证极端工况下通信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国网信通公司技术统筹、省调通信处专业督导及省通信调度实时监测的三级协同保障下,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于2月18日至20日在±800千伏庆阳换流站开展通信电源可靠性验证工作。 本次验…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818651603

服务热线:0756-3818968

邮件:huawang@huwor.com.cn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永田路21号1栋A座6层602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