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步阶段(1980s-1990s)

技术引入: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配电自动化技术(如SCADA系统),并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行试点应用。

初步应用:以故障检测和远程遥控操作为主,整体自动化水平较低,应用范围有限。

政策背景:原电力部制定“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规划,推动国内配网自动化试点建设。

中国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回顾(1980s至今)

2. 探索阶段(2000-2010年)

标准化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发布《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规范技术发展方向。

区域试点扩展:东部沿海城市(如深圳、杭州)建立区域性配电自动化系统,成功实现馈线自动化(FA)功能。

技术局限:主要依赖光纤通信,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至农村地区。

中国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回顾(1980s至今)

3. 快速发展阶段(2011-2020年)

智能电网驱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成为核心环节。

广域覆盖:

  • 城市配网自动化覆盖率提升至80%以上。
  • 农村电网通过“农网升级改造”逐步实现基本自动化。

关键技术突破:

  • 无线通信(4G/LoRa/NB-IoT)替代光纤,降低成本。
  • 配电终端智能化(DTU/FTU/FDU)普及。
  • 配网自愈、状态监测等高级功能实现。

典型项目:江苏、浙江等地建成“不停电作业”示范区,提高供电可靠性。

中国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回顾(1980s至今)

4. 数字化转型阶段(2021年至今)

政策推动:“双碳”目标下,《“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推进配电网智能化升级”。

云网融合:基于云平台的配电管理系统(DMS)广泛应用,整合大数据分析与AI算法。

新型电力系统适配:

  • 应对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接入。
  • 推动柔性配网和虚拟电厂技术发展。

疫情影响:加速“非接触式”运维和数字化工具的应用。

中国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回顾(1980s至今)

当前发展现状(2023年)

区域差异显著:

  • 一线城市及发达省份:配电自动化渗透率达90%,实现毫秒级故障隔离。
  • 县域及农村地区:覆盖率约60%-70%,仍依赖人工干预。

技术架构特点:

  • 主站系统:省级集中式架构向地市级分布式演进。
  • 终端设备:国产化率超80%(如南瑞、许继电气主导市场)。
  • 通信网络:5G、电力载波通信(PLC)等多模态融合。

痛点问题:

  • 数据孤岛:不同厂商设备协议不统一,跨系统集成困难。
  • 运维成本高:老旧设备改造需求迫切,农村电网投资回报率低。
  • 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仍待完善。
中国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回顾(1980s至今)

未来5-10年发展趋势预测

1. 技术驱动方向

数字孪生与AI赋能:

  • 构建高精度配网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虚拟调试+实时优化”。
  • AI算法预测负荷变化,动态调整供电策略(如配网重构)。

新型电力系统融合:

  • 支持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光伏、风电)接入,发展柔性配电技术(如MMC柔性直流)。
  • 推动“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

  • 边缘侧部署智能终端,减少云端依赖,降低延迟。
  • NB-IoT/LoRaWAN覆盖低压配网末端设备(如智能电表、传感器)。

2. 业务模式创新

配电服务市场化:

  • 售电侧改革推动配电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 提供增值服务,如需求响应、能效管理。

用户侧互动增强:

  • 通过APP实现用户参与配网调度(如电动汽车充电峰谷调节)。
  • 发展微电网(MW级)与主网协同,提升局部供电可靠性。

3. 政策与投资热点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 “县域配电网升级行动”加速推进,2025年农村电网自动化覆盖率目标达80%。
  • 城乡差距缩小,推动低压配网柔性化改造。

绿色低碳导向:

  • 配网自动化助力“双碳”目标,重点支持工业园区碳中和场景。
  • 加大氢储能、超导电缆等前沿技术试点。

4. 关键挑战与对策

技术挑战:

  • 跨品牌设备互联互通:需加速制定统一的通信协议(如IEC 61850)。
  • 网络安全:部署区块链、零信任架构等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经济挑战:

  • 投资回报周期长:探索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 电价机制改革:通过峰谷电价差激励用户侧参与需求响应。

总结

未来5-10年,中国配电自动化将进入“智能化+低碳化”双轮驱动阶段,技术重心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逐步构建具备自感知、自决策、自修复能力的新型配电网络。预计到2030年,全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将超过95%,支撑可再生能源占比30%以上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更多信息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818651603

服务热线:0756-3818968

邮件:huawang@huwor.com.cn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永田路21号1栋A座6层602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